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稳步推进,不断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10周年。10年间,北京、天津、河北紧密合作,能源发展收获丰硕成果。即日起,本报推出“十年协同赋能京畿”系列报道,看三地能源电力企业如何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蓄力赋能。
2014年2月,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数据显示,10年来,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电力作为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发挥着重要作用。
10年间,从坝上草原到燕山深处,从京畿腹地到渤海之滨,从一个个电网规划构想,到一条条线路畅通,作为国民经济保障者,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开云app官方版入口始终坚持电力先行,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撑门拄户、蓄力赋能。
持续提升电网保障能力
铁塔林立,一条条如银线般的高压电线顺着塔肩引入中都换流站内。中都换流站是张北柔直工程4座换流站中最大的送端电源站,其上游连接着大型风电和光伏电站,下游通过受端延庆换流站,将张北的绿电向北京输送。
2018年2月,世界首个柔性直流电网工程——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打造了世界首个四端环形柔性直流电网,实现了张北、康保、丰宁和北京4个换流站的互联互通。2020年6月29日,张北柔直电网工程正式投运,它将张北新能源基地、承德丰宁储能基地等新能源基地与北京负荷中心相连,使坝上的“无限风光”转化成稳定可靠的绿电,源源不断送往北京。
冀北电力始终将建设坚强智能网架,作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头戏。2015年3月17日,施工队正式进驻北京东变电站建设现场,拉开了施工大幕。历经一年时间,北京东变电站一期工程正式投运。变电站位于河北省三河市,是距离首都北京最近的特高压变电站,也是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重要中转站。工程通过500千伏线路,将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能源基地的电力经此站中转南送,为京津冀地区发展提供动力。
随着经济发展,北京用电规模增大,为满足京津及冀北地区电力负荷增长需求,增加从特高压电网的受电容量成为必然选择。于是,北京东变电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并于2023年6月28日正式投运。扩建工程新增京津冀地区受电能力350万千瓦,显著提高了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随着锡盟—山东、蒙西—天津南、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和锡盟—泰州、扎鲁特—青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相继投运,使冀北电网形成了“三交两直”特高压电网格局。同时,冀北电力以京津冀北1000千伏特高压大环网为支撑,进一步拓展延伸冀北500千伏骨干网架,形成了西部多层级、多通道、多落点交直流电网深度融合的清洁能源外送格局,东部“三横四纵”500千伏坚强受端主网架,很好地满足了“十四五”时期,特别是冀北地区承接的产业转移用电需求。
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冀北地区拥有大好“风光”。张家口是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承德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截至2023年底,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总装机已突破5000万千瓦。据测算,2023年,冀北清洁能源基地外送京津冀地区新能源电量约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
10年前,冀北新能源发展破茧成蝶,让新能源绿的底色越来越浓郁;10年后,滚滚绿电在冀北供电区域内纵横驰骋,冀北新能源成为京津唐地区绿电供应的主要来源。
冀北电力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道路上积极探索新路径、应用新技术、构建新模式,以实践创造价值,以示范带动发展。2023年,该开云app官方版入口发布了《国网冀北电力新型电力系统全域综合示范行动》白皮书,启动建设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新型电力系统全域综合示范区,打造电源友好、主网增强、配网升级、负荷响应、储能联动等“十大工程”,整体性、系统性、创造性地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调相机被称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可有效解决区域新能源送出能力不足等问题。”冀北电力调控中心系统运行处工作人员陈达威介绍。
2022年12月14日,位于承德的华润轿顶山风电场1号调相机顺利并网投运,这也是冀北电网首台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正式投入运行。该工程是国内首个纯交流送出新能源场站配套调相机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存量新能源场站调相机扩建项目,它的运行标志着华北地区首个“分布式﹢集中式”新能源调相机群正式拉开投产序幕。
截至2023年12月底,冀北清洁能源基地建成投产新能源调相机15台,提升新能源送出能力94.5万千瓦,形成了国内首个纯交流汇集送出系统下的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率先实现“新能源﹢储能﹢调相机”模式落地。
“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这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前交口称赞的浪漫故事,背后是冬奥绿电交易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年,冀北电力立足服务绿色冬奥“平台”定位,积极协助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华北能源监管局制定完善交易方案、交易规则,依托电力交易平台建立冬奥场馆与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机制,为保障北京冬奥会全部场馆100%绿电供应奠定了基础。
如今,在冀北电力交易平台的“搭桥”下,冀北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发挥着作用,冀北地区新能源交易电量逐年增长。仅2023年,冀北清洁能源基地累计交易新能源电量达378.12亿千瓦时,其中,省间外送交易规模达158.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近15倍。
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0周年。这10年,京津冀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让资源合理流动和配置,并通过协同创新实现生产力再造。
走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步大棋,要“干”字当头、“实”字为先。冀北电力紧紧围绕廊坊北三县与北京通州一体化、北京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张北、曹妃甸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开通供电服务绿色通道,加快京唐、津兴、京通等电铁配套供电工程建设,助力国家重大战略深入落实。
北拥三女河机场,航线通达;南有高铁站,直通北京。京唐智慧港是唐山国家高新区三大板块之一,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其打造着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平台,承接产业转移和成果转化,如今已成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重要承载地。
“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跑前跑后,不辞辛苦。”京唐智慧港管理办公室主任卢兵这样评价供电服务。据介绍,目前整个园区共入驻43家企业,解决2300个就业岗位。为服务好这片区域的产业发展,近两年国网冀北唐山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在该区共完成报装容量47635千伏安,并在该区配建了两个110千伏变电站。
京唐城际铁路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标志性工程。这条铁路串联起北京市、河北廊坊市、天津市和河北唐山市,对于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强化京津冀东部地区互联互通、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往返北京和家的票没有那么难买了”,这是家住廊坊市北部3个县人民的切实感受。京唐城际铁路途经廊坊燕郊镇、大厂县和香河县,因此为境内牵引站提供可靠供电的任务就落在了国网冀北廊坊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的肩上。
2021年12月24日,京唐城际铁路大厂西牵引站220千伏外部供电工程刚刚具备开工条件,就遇到了春节停工。为保障工程如期投运,复工后的冀北廊坊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全体干部职工加班加点,克服重重困难,保障了该工程在2022年8月24日顺利投运,为京唐城际铁路提供了可靠的供电电源支点,保障了京唐城际铁路通车运行。
张家口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算力枢纽节点的核心,积极承接北京大数据产业项目疏解和转移,持续推进大数据产业开发应用,加速建设京津冀“算力之都”。
据悉,截至2023年底,张家口市投入运营数据中心27个、标准机柜33万架、服务器153万台。
“企业的‘痛点’就是我们服务的重点。”国网冀北张家口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营销部主任段丽荣表示。该开云app官方版入口围绕全方位推进大数据中心快捷落地,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从业务咨询、供电方案制定、验收送电,到能效监测等全方位制定专属方案,提高供电效率和保障能力。围绕全流程跟踪服务数据产业发展,积极对接政府有关部门,提前部署电网建设规划,提供“容缺受理、先行施工、拿地即通电”服务,制定供电方案,及时满足客户各阶段用电需求,有效提高企业发展效率。同时,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按照电压等级、容量大小和重要程度,实行“一证受理”“联合勘查、一次办结”制度,推行跨专业联合验收,一次性答复验收意见。(《中国电力报》2024年2月26日1版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