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杆,起点儿!再起点儿!好!”4月11日(星期六)10时,抚宁区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杜庄供电所施工人员正在农村地头紧张地进行10千伏线路架设和变压器安装。 “我们正在对辖区大苇子港村进行农网改造升级,为该村新增一台200千伏安变压器,新立水泥杆3根,架设线路总长600余米。”一直忙碌在现场的杜庄供电所副所长李建波介绍说,由于乡村道路相对较窄,拉着10米长水泥杆的吊车和载着挖掘机的板车费了半天劲儿才安全到达施工现场。 在施工现场,无论是挖坑,还是立水泥杆,施工人员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挖坑用小型挖掘机,立杆、安装变压器、电表箱、附件全部用吊车。路边有较高的斜陡坡,挖掘机先平出一条路,然后吊车和挖掘机相互配合,把水泥杆运到远处地里。机械化作业不但安全,还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村里用电量增加太快了,现在160千伏安变压器也不够用了。”副所长李建波说,原来的变压器位于该村村北,加上供电半径过长,位于村子南部的村民会存在电压低现象,此次农网升级改造在该村南部增加了一台变压器。“这回村民用电肯定有保障了!” 农网改造升级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新安装的变压器和新立的电线杆都位于大苇子港村村民毛翠荣家的地里。但是无论砍树,还是施工,她都没有阻拦。 经过大家努力,当日17时,施工人员完成全部施工。 近两年,开云app官方版入口加大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加快农网改造升级力度。共建设536项单体工程,总投资37810.01万元,均为10千伏及以下项目,共新建及改造线路725.14公里,新增及改造配电容量13.87万千伏安。
“忒感谢供电部门及时为我们村进行电力增容改造,这回不但有效解决了部分村民电压低的问题,还为我们村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用电保障。”大苇子港村支书王友民感激地说。
据王友民介绍,大苇子港村现有村民174户、445口人,拥有土地800余亩。随着经济发展,村民也走上了幸福生活。绝大多数村民家里都用上了冰箱、彩电、洗衣机、电饭煲,还有不少村民家里装上了空调。最早村里有一台25千伏安变压器,后来不够用了,换成了160千伏安变压器。
靠种玉米、花生等庄稼,一亩地一年纯收入最多也就400多元,不好的年头还会赔钱。为此,该村今年决定改变传统种植业,发展蔬菜大棚特色农业。可是没有电,大棚浇水、卷帘机等都实现不了。
“现在变压器就在地头,大棚用电解决了!”王友民说,该村150余亩蔬菜大棚随后即将开建,可为村民增加近300万元收入。
“我们家打算先整2亩多地,建2个大棚。”今年58岁的村民朱景升说,他家里有6口人、8亩多地。“一个蔬菜大棚一年能近2万元收入,2个大棚一年下来能挣近4万元。”
“如果形势好,将来我就再多整几个大棚。”朱景升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这是为咱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咱得多支持。”60多岁的毛翠荣大娘笑着说。
“我也上!”看到施工人员拽拉绳吃力,一直在现场的朱景升立刻跑过去,帮助拽绳子。
在农村施工,处处都是土,尤其是在地里来回走,一天下来,施工人员衣服上全沾满了尘土,个个都成了“土人”。
“太感谢你们了!到家喝口水吧。”朱景升笑着对施工人员说。
“不了,我们还得把东西运回所里。”施工人员婉言谢绝了朱景升的好意后,便离开了施工现场。
通过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建设,2019年,秦皇岛地区县域电压合格率达到99.671%,高于目标值1.771%;供电可靠率达到99.8939%,比2015年提升0.1189个百分点;户均配变容量由2015年1.66千伏安/户,增长到2.19千伏安/户;县域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达100%。农村地区初步形成多分段、适度联络配电网架,网架结构更加坚强,农村用电潜能得到全面释放,农村电网诸多低电压、重过载和局部“卡脖子”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满足区域发展用电需求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