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山海关火车站内,一座直流220伏、15千瓦的北宁铁路电灯厂建成,点亮了秦皇岛地区的第一盏电灯;1928年,开滦矿务局秦皇岛发电厂建成……4月12日,风和日丽的午后,在河北秦皇岛市南部的一栋老建筑里,记者流连于这个原南山发电厂而现在改建为秦皇岛电力博物馆的展台前,一篇篇史料、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记录这个城市的电力发展历程。而其中的改革开放篇,更是烙印下这座海港城市发展速度的交响。 1981年,秦皇岛电业局(后改为“秦皇岛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成立,以此为新的开端,秦皇岛电力工业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进入了日新月异的新时代。 40年时间,秦皇岛地区电力工业空前发展,无论在网架的规模上,还是设备的更新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结构合理、安全可靠、调度灵活、装备先进”的电力网络展现在港城大地,为实现沿海强市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电力能源支撑。 电力建设40年负荷水平增长25倍 秦皇岛是环渤海地区重要港口城市,也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而直到1978年,秦皇岛市经济总量只有8.05亿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曾经在很长时间里并未显现出优势。 1984年4月,秦皇岛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这一年,李岩松被任命为秦皇岛电业局的第一任总工程师。 “1978年以前,秦皇岛地区只有一座2.7万千瓦容量的发电厂,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9座,全市10千伏的配变不到400台,是华北地区最小的电网。”4月12日下午,在李岩松家里,这位81岁的老人向记者娓娓道来。尽管他早在1997年就已退休,但谈起往事仍记忆犹新。 百业待兴,电力要走在前面。李老回忆,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加快建设电力工业一直是秦皇岛的紧要任务之一。他说,自任总工程师起,一项工程接着一项工程,感觉有干不完的活,也有使不完的劲。那些年,李岩松经常带领技术人员风餐露宿,现场勘测和设计规划电源布点、线路走径等。直到退休当年,他还经常不着家,四处奔波跑项目。“秦皇岛电力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全体电力人员吃苦流汗、一点一点干出来的。”在秦皇岛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发展策划部,张奇副主任拿出一份资料,上面标注着改革开放以来电力建设的重要节点工程。 1978年4月,秦皇岛地区第一条220千伏输电线路———迁五线投运,五里台变电站电压等级由110千伏升压为220千伏,成为秦皇岛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1991年,秦皇岛热电厂建成2台21.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一改此前秦皇岛典型的受端电网,有了独立支撑的电源点……“十二五”期间,秦皇岛电网建设投资59.9亿元,是前11个五年计划电网投资的总和。至2018年,秦皇岛电网拥有500千伏变电站2座(天马站、昌黎站),220千伏变电站16座,110千伏变电站50座……与主网建设相辅相成,近些年,秦皇岛城市配电网标准化改造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快速推进,电网智能化水平和供电可靠率实现了质的飞跃。 2016年,开云app官方版入口智能配网示范区在秦皇岛启动建设,秦皇岛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以实现和睦式管理为目标,组建“建设指挥”“运行指挥”“供电服务指挥”“带电作业”4个中心,“网格化”思路建设布局覆盖全市的运维站,全面支撑“四个中心”业务,并通过应用北斗卫星系统“智能化管控”,实现配网全类型设备设施“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管控,配网的灵活性、可靠性和高效性得以前所未有的体现。 “1990年建设110千伏赤土山变电站的时候,我们还专门去德国学习先进技术。而 现在,国外同行到我们这里学习已经很普遍了。”对于电网技术的快速进步与领先,李岩松老人深有感触,非常自豪,“可以说,秦皇岛电力建设也是我们国家电力发展的一个缩影,我经历了这个过程,很幸福。”如今,秦皇岛电网已形成以500千伏电网为主干,220千伏电网为主体,110千伏及以下电网覆盖全市各城乡,供电人口达到300万的现代化大电网。 “1978年,秦皇岛全市年用电量只有5.5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9.3万千瓦。那个时候,频繁停电是常有的事,在乡村和偏远地方大多还属于无电区域。”秦皇岛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总经理朱晓玲在采访中说,现在,秦皇岛地区电网负荷水平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5倍,售电量在40年时间里翻了27倍,全市最大用电量已达160千瓦时,最大供电负荷220.5万千瓦时。 而与之相应的是,2017年秦皇岛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6.01亿元,增速居河北省首位。 供电保障强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在秦皇岛海港区海洋路,一座灰色墙面的二层楼在午后阳光下显得格外静谧,只是围墙大门上的标识提醒人们这是一处电力设施———110千伏铁庄变电站。 “这个变电站针对秦皇岛经济开发区供电,曾经是绝对的‘主力’,现在已经变成‘配角’了。”秦皇岛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发展策划部副主任张奇打趣说。始建于1958年6月的铁庄变电站原为35千伏变电站,因为设备陈旧,不能满足地区发展需要,1994年在老站对面建立新站,该站升级为110千伏,此后20多年的时间里又经历6次改造。尽管与过去相比,如今的铁庄变已经“鸟枪换炮”,由老旧设备为主的室外站更新为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非常高的室内变电站,但随着电网日臻完善,它仍然默默“退居二线”。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记者了解到,秦皇岛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与开发区管委会加强合作,提前规划,及时扩容,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电网建设,有力保障了开发区经济发展及重点项目用电需求。 “除了优化主网网架,我们在配电网方面也持续加强建设投资,累计安排开发区区域10千伏配电网项目200余项,总投资5.6亿元,充分匹配了区域内负荷发展需求。”张奇介绍,自2014年开始,秦皇岛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按照“三年环网”建设计划,在开发区逐年安排了一系列开闭所、配电室电源优化、线路切改类工程,目前已形成以电缆网为主、以中心开闭所为环网点、梯级布置形态的单环网络结构,10千伏线路联络率100%。 “秦皇岛是首批开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其中,电力发挥了强大的支撑作用。”秦皇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力科科长秦献国特别强调。 谈起电力支撑,秦皇岛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原副总经理、现任调研员的李文琦告诉记者,曾经长期主管基建、生产的他,对历年来供电人 员攻坚克难“啃下”的一块块硬骨头最为难忘。2009年的110千伏土门子送变电抢建工程,更是充分展示了秦电人的“铁军”作风。 这一年,秦皇岛市引进总投资12.5亿元的首秦龙汇矿业有限开云app官方版入口,而为这个重点项目规划配套的110千伏土门子输变电工程因为企业急需提前投产,原本建设周期7个月的工程量要压缩在2个月之内完成,难!而面对秦皇岛市及青龙县政府和客户的殷殷期盼,责无旁贷的秦皇岛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领导拍案定夺:干!随即,这份郑重承诺拉开了一场鏖战。 当年4月1日,土门子110千伏变电站破土动工,接下来的时间里,该开云app官方版入口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土建、线路、变电、通讯等多个专业交叉作业、昼夜施工,最多时有1500余名参建员工吃住在现场。党、团员冲在前,“党员工号”“青年先锋队”的旗帜猎猎飘扬……5月31日15时30分,土门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一次送电成功!60天建成投运110千伏变电站,秦电人创造了地区电网工程建设的纪录,保证了重要客户按时投产。为此,秦皇岛市政府专项奖励秦皇岛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100万元。“这些年,我们供电保障一直不遗余力,强力支撑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李文琦自豪地说。 随着电力能源的强力支撑,秦皇岛市的投资软环境也不断优化,经济开发区先后荣获“2012最具投资价值园区”“跨国开云app官方版入口最佳投资开发区”“全国数据产业最佳基地”等,秦皇岛市也被评为中国投资环境“40优”城市,迄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秦皇岛投资兴业,累计批准利用外资项目1000多个、资金17多亿美元,引进省外资金1000多亿人民币。(王华峰李蓉蓉金佳 王胜利 杨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