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报:抛洒热血写春秋 带头奉献结硕果——记冀北电科院特高压试验攻关团队

发布日期: 2016-07-18 信息来源: 系统管理员

        2016年5月31日22时30分,随着500千伏廊太二线、廊顺二线顺利投运,冀北地区首个特高压变电站1000千伏廊坊站正式带电运行。参与本次工程的试验调试团队就是来自冀北电科院状态评价中心的特高压试验攻关团队。
        这是一支由专家队伍牵头、青年党员为主力的队伍,快节奏、高效率已成为他们的常态,他们从无怨言,默默书着一卷为特高压事业奉献的动人篇章。 
储备知识,不打无准备之仗
        2014年7月,交流特高压落地冀北,冀北电科院首次承担特高压试验调试任务,该设备状态评价中心精心构思团队构成、合理搭配人才队伍,组成了以设备为导向、以试验为重点、老中青技术专家协作的攻关团队。
        “多方面看问题,抓住事物本质”、“任何工作哪怕是一件小事都要有反馈”便是在讨论中形成的共识,“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不仅有执行力还必须有创新能力”便形成了团队精神的核心。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攻关团队同样践行着这样的信念,培养技术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青年人才是团队根基稳固的关键所在。
技术储备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到2015年初,一支由设备状态评价中心主任带头、国内知名专家领衔、青年党员为核心的特高压试验攻关团队组建完成,蓄势待发。攻坚克难占据特高压装备制高点。面临特高压试验指标高、难度大的特点,攻关团队并没有退缩,随即全面展开了特高压试验能力建设的蓝图,梳理出了现有装备的详细参数和差距,提出了行之有效、计划缜密的解决方案。
        主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GIS耐压试验这两项难度最大的特殊试验,对人员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精神有着极高的要求。在特高压变电站试验的“大考”来临之前,攻关团队在试验站内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当在场的专家宣布模拟演练的圆满落幕,整个团队欢呼雀跃、激动的泪水不禁流淌下来。
这次模拟演练的成功极大地提振了团队的士气,他们一鼓作气,完成了包括1000千伏主变压器、高抗、GIS及互感器、避雷器、接地网等各类设备的试验方案。


严霜烈日坚守“战场”绝不离开
        2015年11月,承德串补站所在的地区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0度,而在这时交接试验正式拉开帷幕。为了尽快完成交接试验,团队成员披着军大衣,在低温的户外一干就是一天一夜。
        2016年1月,北京、河北遭遇罕见低温,特高压北京东变电工程GIS主设备试验如期而至,征战的号角吹响,攻关团队全部集结,没有一个人退缩。院领导亲临试验现场为大家鼓劲加油,带来党组织的亲切关怀。
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已不够来形容试验现场的情形。为了以“零失误”的高标准圆满完成现场交接试验,团队成员精心准备、合理安排,回顾历时4个月、经历5个阶段的1000千伏GIS耐压试验,试验负责人李大卫说:“1000千伏GIS试验电压等级高,试验设备装备难度大,现场安全距离和人员看护要求高。在每相设备升压的全过程中,无论是操作仪器的人员还是负责安全防护的人员,都不能放松一秒钟。试验结束,为了保证安全,试验设备还必须要连夜拆卸。尽管常常工作到深夜,身体也疲惫到虚脱,但没有人有怨言,大家都在暗暗地为团队贡献一份力量”。


怀揣梦想 迎来特高压的广阔舞台
        每当回想起动员大会上院领导的谆谆教诲、春节期间试验现场的暖心慰问、大型试验期间院长和书记的亲临鼓劲,团队成员都能感受到背后坚实的依靠、激发出无穷的能量。
        截止到目前,这支由80后党员为主的攻关团队完成了1000千伏廊坊站主变压器、GIS、避雷器、互感器等全部设备的交接试验,完成了1000千伏输电线路参数测试,助力廊坊站实现带电运行。青春在奋斗中闪光,“青春建功”是实打实的行动,是掷地有声的承诺和无悔的付出。
2016年5月,在廊坊站即将带电运行前,攻关团队全体成员最后一次齐聚“战场”,曾逐个交接的气室、母线、避雷器单元,如今都已连接在一起,如同凝结了众人心血的艺术品。团队成员无数次幻想过的特高压盛景已然展现在面前,巍峨的门型塔、高耸的套管都犹如战斗的堡垒,记录着曾经的拼搏,承载着青春的回忆。
        未来就在眼前,特高压的画卷已全面铺开,冀北电科院的特高压试验攻关团队必将揣怀一刻赤诚的心,驰骋在特高压的广阔舞台上,继续创造辉煌。 (郭 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