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新闻网:悠悠百姓心 拳拳农电情

发布日期: 2012-12-26 信息来源: 冀北电力有限开云app官方版入口

  “老于!又快抄表了过来转转?”

  “老于,给咱家厢房里掂对(言方,准备安装的意思)个刀闸吧,不急,啥时都行!”

  “上次你教俺怎么烘干枣的法儿,唉!还真管用,少糟践不少枣!”

  “过几天俺要出趟门儿,这月的电费先给你,下个月再多退少补!”

  廊坊大城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位敢供电所农电工于留庄,一进魏胡村,在街口坐着的男女老少便亲热地聊上了。这位身高不足一米七,言不出众,貌不惊人的普通农电工,在他管辖的魏胡、西高庄、汉留各庄这三个村街1100多户百姓心中就是光明,是依靠,是贴心人。从牙牙学语的孩子,到九十高龄的老人,都会说:“停电拨137……731,找老于!”。

  35个春秋,他的善良、艰辛与热情,感动着百姓们,村民们说,赶明儿(方言)要给老于树碑立传……


  真诚服务打动百姓心


  去年冬天老于在抄表时发现每月仅用十几度电的魏胡村91岁高龄张大爷家这次电量突增到了一百多度,他怀疑错抄了呢,于是爬上梯子再看,“没错啊,电表指数就是2351!”,老于揉揉眼睛再看,还是这个数字。“是电表出现故障了?”老于推开了老人的家门。一进屋,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留庄,大冷天的快进屋上炕暖暖!……”老人热情地招呼着。“不用,不用,您家这月的电表可能……”刚说到这里,老于发现老人的屋里多个物件――电暖气,原来是老人的儿孙们为他新添置的。

  魏胡村没有几个副业,村民们大多外出打工挣钱,一些妇女、老人、孩子留守家中。时常是灯绳断了、保险丝烧了、甚至灯泡憋了都会给老于打电话,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老于总是几分钟内到达并及时修理,虽有些是份外的事儿,但他从未向百姓们解释这是他不该干的,而总是笑呵呵地付之行动。在他眼里,只要百姓的电出现了问题,都是份内的事儿。

  除夕夜是举家团聚的日子,儿孙绕膝的老于却连续几年在魏胡村渡过了他的团圆夜。魏胡村长期过负荷,可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总无法增容,老于便每年的除夕从下午就来到魏胡村,一边一趟趟地沿着低压线路巡视、观察变压器运行情况,一边见到村民就说:“过年了,怕是变压器吃不住,大伙都少开几盏灯,要不就把灯泡换成瓦数小点儿的,都担待着点儿就能过个亮堂年……”。每到年夜饭的点儿,村民们就都拉着拽着争着抢着让老于去自家吃饭,不管大伙怎么叫,老于也是坚守在线路和变压器旁,这让魏胡村的百姓们心中很不落忍。

    正值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年夜里,家家户户都嗑着瓜子,包着饺子,看着春节联欢晚会,老于就这样听着四面传来的阵阵鞭炮声,巡逻在魏胡村的线路和变压器旁,心中那盆热情的火让他不觉得冷,不觉得孤单,只要全村家家户户的灯亮着、电视响着,老于的心里就是暖和的、畅快的。直到午夜的钟声响过,家家户户都安静下来了,用电高峰终于过去了,老于才松口气,将提到嗓子眼儿的心放下,赶着回家吃饺子。


  精湛技艺征服百姓心


  供电所的职工们都说老于是高线损村街的克星,从2001年农村低压改造完成至今,老于已参与管理过7个村街,哪个村街线损高、哪个村街欠费多他就到哪里,因为他有三“板斧”。魏胡村就是位敢供电所辖区内最棘手的一个。

  在老于接手时,魏胡村线损高达40%,欠费达3万多元。他接手后,第一件事儿,先对全村低压线路严密巡视了几遍,掌握了线路走向及每条支线负荷情况,同时发现这个村的主线路是架空,入户线部分却是地埋,他怀疑地埋部分可能存在私拉乱接问题。第二件事儿,查看电表集装箱,把绕越计量表计的窃电户,第一时间整改并登记在册,上报供电所处理。第三件事儿,登门走访。他挨家挨户地走访,发放自己的手机号码,查看家用电器情况,从而推断每户的用电量,再根据抄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第一个月他便选了几个电器设备多,但用电量少的用户进行查找,果然发现了大问题。地埋线路上生出了很多“须子”,村民们为了窃电,都在自家入户线的旁边又接了一条线路,每月主要使用这条私自接的线路用电。他及时上报供电所,在供电所的配合下,将地埋线全部改成了架空。两个月后线损降到了20%,可是还与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下达线损指标差着10%呢。老于便起早贪黑挨家作动员工作,将老型号的电能表全部更换。5个月过去了,魏胡村的线损达到了10%以下,全所职工及农电工无不为老于竖大拇指,可又有谁知道老于这几个月降线损、收电费工作有多难!

  老于一个外村电工来管电,百姓们本来就有排斥心理,再说他一来就把全村享受高用电量少交费的窃电户都治理了,那些人岂能善罢甘休?为了将老于赶出村,他们经常合起伙来整老于,在刮风下雨天的三更半夜说自家停电了,家离魏胡村几华里的老于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有时,明知是村民整自己,可老于总是笑脸相迎,再打电话报修他还来。刚到魏胡村的前两个月,老于没有睡过一个整宿觉。有几次大风天气,老于从傍晚就开始接到报修电话,开始往魏胡村跑,刚刚回到家,又一个电话。整整一宿,他往返在自家与魏胡村之间近十次,其中过半的是假报修,但他不急也不烦。

  在当时,村民刁难老于的方法还有就是不交电费,老于就自己拿钱垫上,然后通过广播和挨户收取的方式收费,个别户上门五六次还是不交,老于就将催费单贴在他家门上。特别是那些一向不交电费的村干部更是找老于麻烦,骂他“一根筋,迟早会让你从俺村滚蛋”,而且锁上村委会的门,不让老于用村中的扩音器广播收费。手巧的老于就在摩托车的电瓶上接个小扩音器广播收费,他还多次上门做工作“电是商品,用了电就得交费。”老于的热心、诚心、耐心,终于感化了村干部、村民,渐渐地村干部主动补交了电费,并表示今后全力支持老于的工作。人心都是肉长的,日子长了,那些想赶他出村的村民被老于感动了,越来越和他亲近了。


  真挚情感感化百姓心


  马荣芳自从老于到魏胡村管电,就对七十多岁的田大娘印象比较深,每月老人总是驼着背拄着拐棍一步一蹭、几步一歇地来交电费,不足200米的路老人要走近二十分钟,老于便每月上老人家里收费。老人与离婚的儿子和孙子生活在一起,三间旧房子,四个空旮旯,没有一件可以称得上家具的物件,真是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可老人却从不拖欠电费。去年,老人的儿子喝药自杀了,孙子也没了踪影,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靠邻居们帮忙干点儿小手工活儿度日。可是每天两三元的收入让老人无法交纳电费,老于便帮老人将电费垫付上,而且只要有空,总要到老人那里看看,有什么能帮老人忙的。老于每次去看老人,她总是一脸愧疚:“电费总也交不上,让你给垫着,俺这心里不落忍……”“没事儿大娘,您别总把电费的事儿记挂在心里,我挣不多,但您每月那几块钱的电费还是垫得起的!您腿脚不方便,有啥事儿,您言语……”。逢年过节,遇上老人手头紧,不宽裕的老于就给老人放下几十块钱。村里人都为老于竖起了大拇指:人家和老人不属亲不属故的就能这样对老人好!

    老于平时总记挂着村里行动不便和经济困难的几户百姓,时常为他们垫付电费,出力做点事儿。但几年来,老于向来不吃百姓一顿饭,因为他心中有数,百姓们不是土里刨食,就是打工挣钱,钱来得不容易,他吃人家一顿饭,人家少说也要花个百八十,可这百八十够庄稼人十天的生活费了,他不舍得。就是老于这处处为百姓想、时时为百姓活的人品打动了大伙,大伙都拿老于当自家人。

  老于成了百姓的知心人、贴心人、可信赖的人,大家甚至愿意和他搭上亲戚,老于家的三媳妇和侄媳妇都是魏胡村的娘家。去年刚结婚九个月的三儿子因为夫妻关系不合离了婚,很是让老于心烦。就在这时,魏胡的村民却上门来提亲了。虽然在农村大家都很看重对方是否是结过婚的问题,但女方家长说,信得过老于的人品,也就不在乎男方是结过婚的了。就这样,老于的三儿子娶了魏胡村的姑娘。

    前年,老于为了百姓们抢修方便,并不富裕的他挤钱买了辆二手面包汽车,买的当时便动手拆除了后排座位,将脚扣、安全帽、安全带、梯子等所有抢修工具装在上面。只要百姓一个电话,他就能第一时间赶到。老于没有算过细帐,因为他知道,不用算,每月那几百块钱的工资不够养这辆车的。家中的电视是台18英寸的二手机、几张老古董的桌子,最值钱的物件就是电冰箱,老于也不觉得苦。儿子们都分家单过了,女儿在外打工,他和老伴这样也挺好。但他对妻子有着一肚子的歉疚。这些年,这个家就靠妻子一人支撑,伺候老人、收拾家务,照看孩子,还种着十几亩地和一百多棵枣树,但她不觉得委屈。老于十九岁开始当电工,妻子是同村的,她看中的就是老于为大伙尽心尽力的劲头。

    从来和老于不急不恼的妻子,去年夏天却和老于急了。那是三伏天正是用电高峰期,老于辖区的村街抢修活多,加上一忙起来就什么都顾不上的老于身体严重透支,一年到头不生病的他撑不住了,在家输液。当液刚输了一半,24小时不关的手机响了――西高庄村一用户家中没电了。老于挂掉电话,一把拔下了输液针。“一年到头不论黑天白日的忙,我不怪你,可今儿你生着病了,就让别人替你去不行吗?要不就等会儿,咱液输完了再去,行吗?……”妻子看着老于发白的脸哀求地说。这时,女儿一把拉住了老于的胳膊,“爸,你这是玩命啊!你不为自各想,也得为俺爷和奶、俺和俺妈想呀……”女儿哭了。“都别闹了,俺这身子俺知道,没啥大毛病,你们别担心了,一会儿修好了就回来……”妻子明白,只要有报修电话,老于就像心里长了草、屁股长了刺,在家一分钟也呆不下去。于是,她叫来儿子,让儿子陪老于一起去。

    雨季或有婚丧事时是跳闸断电事故多发的时段,今年8月16日,一个阴雨天,儿媳妇开的菜店停电了,打了几次电话,老于都在忙着,可冰柜再不通上电,菜就坏了,晚上十一点多女儿拨通了爸爸的电话,“爸先回不去,活儿还没完呢,再等等吧……”他匆匆挂了女儿的电话继续忙着手里的活儿。等到忙完了往家赶时开始下起了雨,一个接一个的闪,一声接一声的雷,随着雷和闪就见不远处田地里火团簇簇,个个火闪尽情地在不远处发着威,正在乡间小路上往家赶的老于心里有些害怕了,“要是不给老高家修完,早十分钟往家赶就不会遇上这雷闪了!”这个想法仅在头脑中一闪,他就把这个想法否定了,“人家正有病人在床,不能黑夜里没电。”


  细腻情丝陶醉百姓心


  老于如此钟爱他辖区的百姓们,不仅基于对农电事业的热爱,而是基于一种发自内心的善良。老于的善良同样在家里营造了温馨的亲情。
前几天所里开会,向来不迟到的老于迟到了,而且车一拐进供电所门口就熄了火。原来,今天老于早早便准备出发了,上车却打不着火,纳闷的他便下车查找原因,“昨天还好好的,这机器和电路都好好的……”。“唉呀!是不是又让大孙子给车里加水了?昨儿俺见看他往瓶子里灌水了……”一旁的妻子提醒着。这下提醒了老于,去年孙子就曾往摩托车里加过水,他赶紧到车底去放,果然如此。这时正好要上学前班的孙子来了,小家伙昂着头理直气壮地说:“爷爷总去加油,多费钱,加水不就省钱了?还可以多给人们去修电……”看着孙子那认真样,老于绷着脸叫孙子下次不能再往油箱里加水,可心里却是乐的――小家伙知道为爷爷省钱了。

  在老于的生活中,还有更让他高兴的事儿,就是带着孙子、孙女去看父母,那四世同堂的场面中,父母爬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的幸福和稚嫩孩子脸上洋溢着的那天真的笑容都让老于心醉。

  前一段时间阴雨天较多,老于一连四五天都是四五点离家,夜里十一二点回家,真是披星戴月。四个孙子孙女几天都没见到爷爷了,那天老于回家早,一进门,两个大孙子、孙女就喊着爷爷扑了过来。两个刚过周岁吐字还不清楚的孙子、孙女一边喊着:“爷爷!爷爷!抱……”一边扭着身子挣着让爷爷抱。老于接过了小孙子,小孙女却打着挺要找爷爷,老于索性一下子抱过两个孩子,两个孩子搂着爷爷的脖子、脸啃个不停,啃得老于脸上、脖子上都是口水,可老于心里乐开了花。老于抱着两个身后还跟着两个,就这样带着他的“童子军”去看望父母。一进屋门,就招呼孩子们喊“太爷、太奶奶”,自己则亲热地挨着老人坐在炕沿上,“爹、妈,您二老这两天身子骨行不?这几天见天阴天,您二老少出去走动,路滑腿脚不好别摔着……”老于看着孙子孙女们围着年过七旬的太爷、太奶快乐的样子,感觉像在蜜罐里,这几天的劳累也随之消失地无影无踪了。

  老于沉醉于家庭的美满幸福,而且这样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氛围也陶醉了身边的每一个人,百姓们都羡慕地说:“看人家老于,老少四辈合合美美,真叫人看着眼馋……”但老于听了只是抿嘴一笑,他知道自己不能只淹没在这种个人的幸福中。
老于就是这么一个人,为了百姓用好电,他可以舍弃除夕夜的合家团圆;为了百姓用好电,他可以舍弃钱财自费购置抢修车;为了百姓用好电,他可以舍弃享受醉人的天伦之乐…… 
 
  这位在农电一线战斗了34个年头的老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的是一名党员在平凡岗位上,认真履行共产党员职责,承担使命,赢得百姓信赖。作为一名农电员工,诠释的是国家电网开云app官方版入口“你用电,我用心,打造人民群众满意工程”,诠释的是国家电网开云app官方版入口“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和实践了“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