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新闻网通讯员 李红梅)今年49岁的景守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电专责工,职位不高,权力也不大,可他的口碑却很好。无论社会上的朋友、供电所的工友,还是左邻右舍,对他都给予极高的评价:“为人热情、待人谦和、富有同情心,是一个大好人。”
工友眼中“最贴心的老大哥”
景守林自1996年4月参加工作以来,工作上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对待工友亲如兄弟,经常帮助工友解决实际困难。
马圈子供电所杨青春的家属体弱多病,为了给家属买药治病他节衣缩食,生活非常困难。景守林经常尽其所能予以帮助,每当逢年过节,他都拿出几百元给杨青春购置年货,让工友过个好年。
不仅对杨青春如此,对待所里的每一个工友他都情同手足。无论哪个工友家庭有困难、生活上有难题,他总是毫不犹豫地进行帮助。工友孙凤文的父亲常年生病,医药费开销很大,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小孙为此经常情绪低落。他慷慨解囊,让小孙带父亲好好治病。小孙父亲病情好转后,心情开朗了,工作劲头更足了。
久而久之,供电所的工友们一旦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他,说他是“最贴心的老大哥”。
孤残眼中“最善良的活菩萨”
生性善良的景守林,从不忘帮扶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09年年初,他主动向残联申请对孤寡残疾人进行抚养,并于同年秋季正式对土门子乡小岭沟村的张秀阁、李松林,明唐子村的李俊、呼小军,祖山镇三岔村的贾占财五位孤寡残疾人进行救助。这几个人有的瘫痪在床,有的小儿麻痹,有的痴呆,让人看了很揪心。善良的景守林了解到这几个人的实际情况后,难受得几个晚上没睡好觉。为了让这些孤寡残疾人过得舒心,他和妻子商量,租用本村村民景玉峰的闲置房屋进行粉刷装修,把五名孤寡残疾人接到这里居住。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大力支持。除了每月3000多元的衣食供应,他还雇佣了一个保姆专门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心地善良的妻子为了让景守林放心,每天和保姆一起,起早贪黑地对五名孤残老人进行无微不至的细心照料。妻子累瘦了,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可妻子说:“你做的是有益的事,我永远支持你。”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更加坚定了他一辈子坚持做好事的想法。
每当他抽空去看望老人、帮他们洗澡梳头时,老人们都拉着他的手不肯松开,热泪盈眶地对他说着感谢的话:“以前我们流落街头,没衣没食没人管,你可真是我们的活菩萨,遇见你是我们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村民眼中“最慷慨的大善人”
对于景守林来说,帮助别人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本能,也是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体现。用他的话说“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2010年初春,三十六磙子村村民山羊养殖户景长友家的羊圈不慎发生火灾,50只山羊被全部烧死,经济损失巨大。景守林慷慨解囊,捐助现金5000元,帮助景长友重拾信心,从头做起。在他悉心开导和帮助下,景长友又重新购买了一批山羊进行养殖,小日子日渐红火,脱离了困境。当他拿到卖羊的第一笔3000元时,激动地逢人就说:“多亏了景大哥对我的帮助,他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几年来,每逢春节,他都会给本村低收入家庭送去米面、生活用品及现金,确保家家都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
他还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积极联系周边矿山、铁选企业安排了当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去就业,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使更多的人走上富裕的道路。
前两天村里两户人家出了车祸,他不仅到每家进行慰问,还忙前忙后地帮着料理后事。在本村,村民家里有了为难的事,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他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别人解决困难,从未推辞。他说,乡里乡亲的,帮忙是责无旁贷的事,他会一直坚持做下去,不为别的,家家户户都过上好日子是他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