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网承德11月5日电(石峥 李美玲)11月2日,受寒潮影响,承德地区最低的温度已经达到0摄氏度。于卫国和赵洪平早早地驾驶着工程车扑进深山田野,开展十八大保电期间输电线路的特巡和测温工作。
于卫国和赵洪平是承德供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输电运检工区的巡线工,今天他们的任务是对220千伏木御线的重要线段进行特巡。木御线全长83.832公里,绝大部分地区为茂密的森林和陡峭的山崖,山地相对高差及自然坡度较多,地形十分复杂。这条线路是御道口风电并网的主要通道,属于大负荷输电线路,也是承德开云app官方版入口唯一可能造成6级以上电网事故的输电线路,因此至关重要。木御线全线地处围场坝上,单程就需要6个小时的车程,即便是一大早就出门,于师傅二人到达目的地也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
小赵是去年新来的大学生,走山路对于从小在平原长大的他来说,特别不适应。这山路不仅陡,而且需要反复上下山,爬起来并不容易。他弓着腰,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向前挪。于师傅在前面帮他开路,不时回过头提醒小赵注意安全。大约过了半个小时,终于到达了今天巡视的第一基铁塔下。“巡视时细节很重要,塔基有没有锈蚀,螺丝有没有松动,瓷瓶是否有雷击痕迹等等,都要仔细地检查,一点也马虎不得。”两人仔细地检查着铁塔的基础、接地导线和螺丝。于师傅拿出手持智能终端给线路定位,小赵拿出照相机准备给铁塔照相。
“师傅,相机怎么没电了,昨天下班时我检查过的,电量是满满的,怎么就……”小赵显得有些着急。
“你待它不好,人家怎么肯干活呢?呵呵。”于师傅这一说,小赵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把它揣在怀里,这大冷天,让它也暖和暖和。”
小赵如师傅说得去做,果真,电量又变得满满的。小赵给铁塔照完相赶紧又把照相机揣进了怀里。
记录完资料,于师傅两人拿起望远镜对线路进行细致观察。检查完毕后,两人背起了工具,沿着陡峭的山路,又向下一个山头走去。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天空下起了小雨。于师傅看了看表,晚上7点,时间刚刚好。“7点至10点是一天之中的用电高峰,这期间输电线路极易发热,我们进行夜巡的目的就在于夜晚能清楚地听见线路的异常放电声,看见导线周围的电晕、严重脏污绝缘子的局部火花放电等潜在缺陷,这些都是白天不易发现的。”于师傅一边向小赵传授经验,一边加快了脚步。
雨夹杂着雪一直下,一会儿的功夫,于师傅和小赵就已经全身湿透了。寒风吹过,两人不禁打了个冷颤。
在118号铁塔前,于师傅一丝不苟的工作着,手电筒和探照灯向30多米的铁塔上方照射,一束亮光在铁塔和线路之间的瓷瓶串、金具等部件上不断移动。“用红外测温仪测导线,就那个地方,还有耐张线夹、跳线,这三个地方的温度进行比较,如果这三个地方的温度不超过导线的温度,那么这条线路就是正常运行。”于师傅用手电筒的亮光示意小赵使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线路的位置。
天气寒冷、夜路难行,两个矫健的身影依然穿梭在山间田野之中。两束亮光沿着窄窄的山路,一直通向大山的最高处。每到一基铁塔,于师傅两人都用红外测温仪仔细地检测,没有丝毫马虎和松懈。
“这天真冷啊,可咱们给线路好好的做了一遍‘全身检查’。这线路巡好了,电力可靠供应了,十八大就能顺利召开了!”于师傅搓着冻僵的手鼓励小赵。
黑暗中,于师傅和小赵的脚步渐行渐远,背影也越来越渺小,渐渐地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