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北京送变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承建的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鄂1标段成功进行长江跨越导引绳展放。 酒泉-湖南工程是国家电网开云app官方版入口响应国家号召,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障甘肃能源资源基地大规模大范围开发、配置和利用的重大工程。工程建成后可把西部地区风电输送到南方地区,对于保障能源安全、推动清洁发展、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北京送变电开云app官方版入口承建的鄂1标段,共有铁塔158基,线路全长57.06千米,于2015年9月15日正式开工,当前已经进入全面架线施工阶段。 9月22日至28日,该工程进行跨越长江架线施工。施工人员要在7天时间内,完成1100米的跨越长江架线施工任务,作业时间短,施工难度大,施工项目部统筹安排,合理布置人力物力,精细策划制定施工方案,严格施工过程管控,随即展开了一场与长江的“决战”。 9月22日早上4时30分,项目部所在地巴东小城,人们还在梦乡之中,施工项目部早已开始了跨越长江的准备工作。现场施工组、江上观测组、后勤保障组、通讯联络组、应急响应组等多个专业小组按照任务安排,前往施工现场。由于工程跨越的长江区域属于繁忙航道点,来往行船很多,为了确保跨越施工安全,经过专家组、海事局及施工项目部多次研究,确定作业周期为7天,每天作业时间为上午8时至12时,时间紧、任务重。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导引绳展放采用6旋翼无人机技术。施工人员通过遥控无人机,实现放线张力全程可控,且导引绳不与地面、空中障碍物相接触,牵放安全系数高于传统人力放线,且可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9月22日早上8点钟,展放正式开始: “呼叫张力场、呼叫张力场,接到海事局通知,航道已封闭,现在可以进行无人机展放导引绳作业,收到回复。” “张力场收到,张力场收到,各观测点、保障组收到后一一回复,一一回复。” “江面观测点收到。” “后勤保障组收到。” “应急响应组收到。” 项目部接到海事局工作令后,随着报话机传来的各个工作组准备就绪答复,无人机带着长达1000多米的红色牵引绳,从35号塔基起飞,此时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个直径1.4米的飞行器上,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鄂1标段跨越长江工作正式开始。 随着机手的操作,无人机牵引导引绳,向江对面36好塔基飞行,各观测点时时报道着导引绳牵引情况。 8时30分,无人机到达江对面36号塔基上空,塔上作业人员准确引导无人机在指定位置悬停,完成脱钩,抛绳等作业动作,顺利返航,展放导引绳作业任务圆满完成,为后续跨越施工奠定良好开端。(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