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正月初二。上午9点30分,秦皇岛市北部山区青龙县八道河镇依然宁静,零星的小雪偷偷地从天空中飘落。 “去看大山里的老田家?路太难走了!还有一段冰路,要是有雪更麻烦了!”听说所长要和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去看望居住在深山里两户人家,正在值班的八道河供电所职工李庆明直摇头。 “那我们也得去!看看他们用电上有没有需要咱们帮助解决的,顺便给他们送点儿米和油,同时送去‘一封信’宣传一下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常识。”所长宋福玉坚定地说。 说走就走。携带着两袋大米、两桶油和检修器具,宋福玉和共产党服务队员张景荣、张景奎、龙玉军分乘两辆皮卡赶赴大山。 白云深处有人家。八道河镇边杖子村村民田山清和田柏清就居住在大山深处,距离八道河镇有20里。这两户人家是秦皇岛市最后的通电户,2006年,青龙供电分开云app官方版入口克服困难在群山中为他们架设线路,结束了他们70多年无电的历史。 行使了十几分钟,我们来到山下。在田山清的姑爷王云春带领下,我们开始进山。 山沟里的路上几乎全是石头,且大小、高低不一,也只有一辆皮卡车宽,有的地方两边还有石堆和灌木,真的很难走。 记者用手死死地抓紧把手,后背紧靠在前排座椅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前方。司机师傅全神贯注地开车,始终用一档缓慢地向上爬行,可皮卡还是在石尖上“跳舞”,我也是左摇右晃,手心都出了汗。 “不行,咱们走着去吧。”记者对宋所长说。 “没事,咱们的司机有经验。如果走着去,咱还有100斤大米、20斤油,没法拿,也不知道啥时能到。” 车,继续在蜿蜒曲折的山沟里前行。 “大家下车,减轻重量。”宋所长对大家说。 原来,一条20左右米长的上坡冰路挡在了面前。这是山上流的水形成的,有的地方已经塌陷,露出下面的石头。 “往后倒!”虽然第一辆皮卡司机很小心,但右前轮还是陷到里面了。 “大家找石头,将塌陷的地方垫上。”于是大家赶紧找石头。 “慢点开,别突然加油。”宋所长在一旁指挥。 第一辆皮卡马上就要过去时又停下了,大家立即一起推车。终于,上去了。第二辆皮卡较为顺当,顺利通过。 “前面没有这样的地方了吧?”记者向宋所长问道。 “没有了,就这一处。” 听了宋所长的话,记者放了心。 “叮!咚!”两辆皮卡车刚在距离田山清和田柏清家50米的地方停下,就看见一位驼背的老人在家门口的大石头上放起了二踢脚。 “那是田山清老人,今年已经73岁了,他用最热烈的方式欢迎我们。”一位随行人员说。 田山清和田柏清家是前后院,都是七十年代盖的瓦房,院墙全是用石头堆的,窗户用塑料布蒙着。他们住房后面紧挨着的就是大山,山尖上还有云雾缭绕。 宋福玉和共产党员服务队员抬着大米、拿着油来到田山清家。刚进院门,挂在院子里的鞭炮便噼里啪啦响了起来。主人把我们当成贵客。 “大爷、大娘过年好!我们来看你们来啦,顺便给你们买点儿米和油。”宋所长和共产党员服务队员向老人们送去新春的问候。 “这可让我说啥好啊!真没想到大正月的你们还来看望我们。”田山清的老伴、72岁的周桂霞大娘不停地拍手,脸都笑开了花,那高兴劲儿就跟二十多岁小姑娘刚结婚似的。 “赶紧屋里座。”朴实的老人十分热情。 “大爷,家里用电情况咋样?有需要我们帮忙处理的吗?”宋所长向田山清问道。 “有啊,这两天晚上我们一开灯,那边檩子上的电线就打火花,挺吓人的。”田山清说。 “景奎、小龙,你们看看啥毛病。”宋福玉向张景奎和龙玉军说道。 “好咧!”张景奎、龙玉军拿着专业工具上炕对打火的线路进行检查。 “是电线接头虚了!”张景奎用钳子将接头夹实,并缠上了绝缘胶布。 处理完打火的电线后,张景奎、龙玉军又将屋里凌乱的线路进行了整理。 “忒感谢你们啊!”田山清高兴地说。 在知道记者的身份后,周桂霞老大娘拉着记者的手说道开来:“这半山腰上,就我们俩户人家,以前没有电,都是用松凝子、洋油、腊照明;六年前,你们电力把线架到了我们山里,以前咱做梦也没想到能用上电灯。” “通电后的第三天,姑爷就给我们买了25寸彩电,电视里花花绿绿的节目真好看。前几年,家里又买了电饭煲、水泵,这回再也不用到外面沟里挑水去了,电闸一合,水就自动抽到水缸里了,真是方便。”说起有电后的感觉,田山清老人是一脸的幸福。 “咱不要用湿手拔插头、动开关,以免发生触电。电视机音量调整要适中、亮度设置要适宜,看完电视后要关掉电源,这样更节电。95598是我们的电力服务热线电话,实行24小时不间断服务,有啥问题,可直接拨打免费电话‘95598’……”围着炕上的小火盆,宋福玉和张景荣将印有科学用电、节约用电的红色贺卡送到田山清、周桂荣老人手中。 “还有这么多说头?这回知道了。”田山清吧嗒着烟袋锅说。 “别走!中午一定要在这里吃。”看到共产党员服务要走,周桂霞大娘张开双臂拦在门口。 “大娘,谢谢了,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办,得赶紧回去。”宋所长笑着对周大娘说。 “那好吧,你们都挺忙的,以后常来啊。”见拦不住,周大娘握住宋所长的手依依不舍。 沿着石头路,田柏清、田山清、周桂霞老人和他们的亲属一直将我们送到车上。 “你们都回去吧。”宋所长对他们说。 “慢点开,你们真是好人啊,好人有好报。”周大娘挥了挥手。 “叮!咚!”田山清老人又放起了二踢脚,他们用最热烈的方式为我们送行。